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研究 >> 高教资讯 >> 理论视界 >> 正文

造就大国良师 教师教育要解决哪些问题

时间:2018-12-13    点击:

1.突出问题:教师教育整体弱化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开启了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这次转型最大的成就是通过综合性大学介入教师教育以及师范院校综合化变革实现了学术品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教师教育整体弱化成为高素质教师培养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参与度不够高。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师范院校的层次与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校中试办师范学院。”通过对37所非师范类985高校的研究,笔者发现,2000年以来陆续开设教育学院(系)或者教育研究院的高校有15所,其中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又分别于2015年、2016年先后撤销了教育学院建制;开设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只有浙江大学等4所,占比10.5%;有6所高校拥有教育博士培养资格,但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的只有浙江大学1所高校,其余5所则主要面向高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人员开设“教育领导与管理”“学生教育与发展”专业。与人才培养上的非师范化相一致,其科学研究主要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社会服务主要是为高教决策和院校发展服务为主。这表明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二是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辐射面不够广。上世纪末以来,6所部属师范大学无一例外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在综合化的基础上,这些高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免费师范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政策宣示作用就比较明显。尽管如此,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辐射面却不够广泛。这些高校本科生培养大多采取精英化、控规模的培养策略,而综合化战略又进一步稀释了其教师教育含量。早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虞立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只有14个招师范生,其他是非师范生。另外,精英化培养取向使其毕业生很难对最广泛的农村地区产生直接的教师教育效果。有学者对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0%2.8%的毕业生能够在乡镇和农村就业。

三是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引领力不够强。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彰显区域示范性是地方师范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但从实践来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凸显不够。相关研究对21所地方师范大学章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12所师范大学未对师范生的培养做出界定或强调。而浙江师范大学眭依凡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数据又刚好从实践层面印证了这一分析。对33所地方师范大学20102012年本科师范生招生情况进行的统计发现,多数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招生数比例仅占全校招生数的20%~30%,最低者甚至不足20%。不仅如此,其师范生培养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研究者对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师范处和基础教育处处长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地方师范大学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很好地满足了本地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受询者仅占5.26%,一般满足需要的占26.32%

四是地方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坚守性不足。始于世纪之交的师范教育转型发展过程总体上是一个去师范化的过程。中等师范学校至今已退出了师范教育的历史舞台。作为师范教育主力军的师范专科学校有的借合并、升格之机进行更名,转型为综合性本科高校或理工类院校;有的则是在升格为师范学院之后,再借政策宽松之际进行更名转型;还有部分学校虽然在合并、升格之后仍然保留了师范之名,但实际上也在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办学。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这一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地方师范学院对教师教育的坚守与秉持。

2.走出困境:强化师范院校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党中央出台的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意见》还明确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要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如上所述,师范院校综合化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教育整体弱化现象已经成为高素质教师培养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而努力构建并遵循以师范院校为主体、以师范大学为主导、以地方师范学院为主力、以教师培养为主业的“四主”模式,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强师兴国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加快教师教育振兴步伐。

一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优化教师教育结构体系。按照结构合理、主体突出、功能明晰的思路优化教师教育结构体系。支持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办好师范类专业,为义务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并对之进行严格的专业认证。充分利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示范性高中或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师范院校则是各层级、各类型中小学校师资培养、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是强师兴国的责任主体。国家不仅应该出台政策,严格控制师范类院校在形式上更名脱帽;更需要通过大幅提升经费拨付、强化政策倾斜等方式,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办好师范类专业,增进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积极引导师范院校切实做大做强师范教育。

二是以师范大学为主导,引领教师教育整体提升。师范大学是师范院校的排头兵、领头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批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师范专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主导作用,引领教师教育整体提升。以办学质量与特色、区域均衡发展、教育人口总量等因素为依据,按照一省一校原则遴选一流师范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高校。充分利用既有国家政策,把业已进入“双一流”行列的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一流师范大学建设高校,彰显其在国际教师教育中的榜样典范作用。比照“双一流”建设高校政策标准,以部省共建为原则,按比例配置资源建设其他入围高校,使之成为“区域特色、中国一流”的一流师范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师范专业建设高校,充分发挥其在国内教师教育中的标杆引领作用。

三是以师范学院为主力,夯实教师教育发展根基。目前,我国地方师范学院135所,约占181所师范院校总数的75%,构成了金字塔式师范院校体系的塔基,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从师范生培养数量上看,地方师范学院也较部属、地方师范大学具有绝对优势;从就业趋向和分布上看,地方师范学院是最广泛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师资来源的主渠道。可以说,地方师范学院兴、教师教育则兴;地方师范学院强、则教师教育强。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严控地方师范学院脱帽更名,更要引导与鼓励其对教师教育内涵上的坚守与秉持;省级财政应当肩负起促进地方师范学院发展的主要责任,加大对其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力度;进一步明晰地方师范学院在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与使命。

四是以教师培养为主业,助推教师教育特色彰显。为了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强师兴国主体作用,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师范院校应该聚焦教师培养主业,大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内涵发展。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发展规划、政策调控、资源倾斜等方式引导师范院校加大师范类专业和师范生培养的比例,确保教师培养主业地位;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和入校后二次选拔等方式吸引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青年选择就读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在地方师范大学,尤其是在地方师范学院中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培养真正能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奉献乡村的优秀青年;尽快全面启动实施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有特色和高质量。

3.增进活力: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举办教师教育不仅可以增加优质教师教育的供给量,还可能通过引入外部竞争,形成鲇鱼效应,以增进整个师范教育体系的办学活力。进入新时代,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亟待以“三个转向”为抓手,有效化解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研究院面临的困境,切实提高教师教育参与度。

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从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聚焦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转向。目前,我国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主要以为高校教育学科或者管理岗位培养输送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为追求,而对中小学教师培养动力不足。为此,国家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使之成为让社会羡慕的职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进高水平大学实质参与教师教育的意愿。从现阶段看,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支持,鼓励若干有意愿、基础好的高水平大学,按照“小规模、高层次、精英化”的原则介入中小学学校,尤其是高中阶段、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或培训。

二是在科学研究上,实现从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主到聚焦基础教育理论的转向。我国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多从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发展而来,学院建制后,基本采取沿袭、强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以赢得话语权的战略,而对基础教育普遍缺乏研究旨趣。为此,参与教师教育的高水平大学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围绕教师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心理、职业技术教育等研究领域或学科方向,凝练队伍、打造团队,形成优势,实现理论研究上的基础教育转向。

三是在服务面向上,实现从以高教战略决策服务为主到聚焦教师教育实践的转向。长期以来,高水平非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以高教决策或院校战略为服务主旨。为了切实提升参与效果,高水平非师范院校要努力构建以高素质复合型师范生培养、创新型教育家培育、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全方位问诊把脉等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体系,以实现服务面向上的教师教育实践转向。

(来源:《光明日报》2018042413版)

(作者赵国祥,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