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编者按: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预计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699万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这一人数还将逐年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社会、高校和无数家庭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期《专题研究》特选取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黎大志 姜新生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就业难是扩招惹的祸;有人认为是政府制度与体制的缺失引起;有人认为是毕业生和家长的心态所致;有人认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还有人认为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行等。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弄清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正视现实: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已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已开始下降。近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的人数频创纪录的火爆场面,其实就是就业难的侧面反映。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的总量
  大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定时期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20世纪末至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慢,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目前的一位数(8%左右)。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为80万—100万个,与此相对应, 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就减少80万—100万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大大减少了劳动岗位的供给。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要么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要么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大批工人下岗,政府机构减员增效的改革也减少了对大学生的需求。
  (二)人才在地区间分布结构失衡影响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大量人才从内地流向沿海,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种人才的梯级分布结构往往使大学生产生越拥挤越追逐、越稀缺越摒弃的就业心理。从而使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发生偏差,将就业目光瞄准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就业和创业。这样,使本来人才拥挤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无法吸纳更多的大学生,而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根本无法吸引大学生,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在发达地区和高薪岗位就业难,最终形成大学生在该地区的相对过剩。虽然国家对这种人才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整和干预,而且中西部地区也相应地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但大学生孔雀东南飞的择业取向并没有根本改变。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现在的招生过程中,政府只是对高校总的招生计划进行把关与审批,而没有考虑某专业在全国的招生计划,没有考虑高校内部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与比例。劳动人事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某一行业及某类专业人才在三、四年之后的需求总量没有一个总体的预测与把握,造成了高校各自为战的局面。高校往往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近年来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招生计划,虽然就某所高校而言,某一个专业的人数不是很多,是涓涓细流,但是,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各高校的涓涓细流却汇成了同一专业毕业生人数的汪洋大海,造成了某个专业人才的空前井喷,而有些专业却一将难求的现象。由于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这也形成了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滞后性的矛盾,往往培养的大学生未毕业市场便饱和了,或者许多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同一岗位的现象,造成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脱节,无形中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四)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流认知环境下,对读书改变个人命运的偏狭理解以及急于求得实际利益的大学生相当多。他们把上大学受教育当作找到工作的阶梯,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甚至于家庭与家族地位的筹码。这种观念使得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其父母、亲朋都认为读了大学,理应成为国家干部,应享有丰厚稳定的工资待遇,大都希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一个地域好、工资与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还没有彻底转变,仍然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二、自我反思: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价值何在
  (一)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安居乐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人的基本要求,有就业岗位、维持生计也就成了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和期盼。如果政府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待业和高投入,低回报的现实,将会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若就业中再遇到各种不公平竞争,使他们失去许多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打击很大,这更让他们感到困惑、迷茫、不满、愤怒甚至怨恨,使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做人准则和社会道德等产生怀疑。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就业难使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 5%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恐惧、自卑和神经衰弱等心理倾向,于是休学者有之,畸形竞争者有之,轻生者有之,犯罪者有之,使本来宁静和谐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浮躁和不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解开郁结在大学生心中毕业即待业的心理阴影,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三)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浪费
  人力资源的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等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消失,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损失。假如大学生毕业即待业,使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同被闲置的机器一样,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首先,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浪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高级专门人才的闲置或不能在用其所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无疑是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浪费。其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集中表现为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其培养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此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就业,社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无疑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只有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三、多方问责: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当前,加强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实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量的矛盾,也有结构性的矛盾。量的矛盾使大学生供求关系失衡,扩大就业容量就成为解决大学生和其他群体就业的关键。就业容量能不能理想地扩张,关键看政府的制度安排是不是有利于就业容量的扩大,而我国目前政府的有关制度安排和供给与大学生短时期内数量激增以及岗位需求增多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制度和政策实际是一种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逆向安排。要解决就业这一最关键的民生问题,政府必须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实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和制度,优先发展那些对就业增长空间比较大的产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继续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使大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这仅仅是就业服务的起点,今后,还应努力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毕业生数量、就业率和职业收入等信息的定期发布制度,并逐步构建起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各司其职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我国经济现状及走势与就业态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作为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的必要依据,对就业率普遍偏低,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或停止招生。
  第三,为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毕业生的择业观,而且也取决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切忌用人赶时髦,超消费,同时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意识。要广纳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配置人才结构,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政府要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改革,打破落户限制、地方保护主义等就业壁垒,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人事代理制度,简化落户手续,取消户籍歧视,降低就业与创业门槛,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等。
  (二)高校应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第一,专业设置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一个系统如果要发挥本身的功能,就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结构不合理,功能就难以发挥,只有最佳结构才能够发挥最佳功能。高校要加强对市场供求状况的了解和预测,在政府指导下审慎调整办学结构和模式,减少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重复性。适应市场的需求,真正实现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痼疾,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表现,也是高教改革的努力方向。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才能够使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二,大力发展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较,我国的教育相对过多的注重了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要。美国支撑起高等教育普及化重要力量的是社区学院,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学习内容侧重于职业应用,其毕业生也主要进入生产线或者基层岗位。但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社会需求存在对学历教育的符号效应,即对能力的要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这种趋势使众多学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院校,而较少考虑职业教育,但劳动力需求最大的缺口往往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培养方面。因此,大力发展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第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学校要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高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建立人生发展方向,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学校应帮助学生逐步解决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提醒大学生尽早建立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调整、端正和完善自己的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转变选择职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为别人提供择业机会的思想。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大学生更多的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多方面完善充实自己,转变观念,审时度势,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一,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许多用人单位不但需要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要提早作好职业规划,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动手能力,还要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锻炼、磨砺、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
  第二,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心态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关键。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有的高校就业率不高并不完全是供毕业生选择的岗位少,而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基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单位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实际上,这是违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的,实践证明,许多在事业上取得显著成绩者,大多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要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树立城乡一体、务工务农都是就业的新观念。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这应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家庭等许多方面,绝不是哪一个部门或机构能独立解决的。必须依靠全民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