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战略规划 >> 总体规划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1-12-01    点击: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更是学校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奋力开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教育部、吉林省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建设基础

“十三五”时期,学校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围绕“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坚持“一条主线、三维发展”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圆满完成“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基本格局”的规划目标与任务,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总结并凝练“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五位一体”大思政格局入选中组部典型案例;学校选树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获评2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5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院;获批首批十个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之一;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和研修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获立1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教师教育特色愈加彰显。学校把教师教育一流作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核心内涵,将教师教育学科作为“双一流”建设重点培育的学科领域,获批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长周期“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贯通本硕一体化职前教育、职业跟踪指导、教育博士在职培养,超过80%的毕业生投身教育行业。“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U-G-S”)教师教育新模式提档升级,实验区及合作学校覆盖全国15个省并拓展至我国台湾地区、加拿大和美国;创新经验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参与制定《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多个教师教育领域国家文件及教育标准。首次发布《中国教师发展报告》,每年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多份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转化为国家教育政策文件10余份。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深化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建设373门“创造的教育”示范课程,涵盖支撑师范专业建设的所有二级学科,其中18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强化一流专业建设,18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本科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三级认证;加强重点教材建设,编写出版3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必修教材及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培训的重要教材;取得丰硕教学成果,6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成果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教育硕士连续三年入选国家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人才培养能力跃上新台阶,博士生年招生人数突破600人,研究生教学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博士生科研贡献率达6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东师学子“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发展。坚持以“三位一体”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PI制)改革创新为学科建设的突破口,有效激发了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内涵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19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统计学、教育学、生态学、生物学6个学科进入A类,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半数以上参评学科进入前20%;在第三方评价中,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从3个增至6个,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从5个增至8个,全国顶尖学科数量并列全国第25位。

科学研究呈现良好势头。坚持聚焦“四个面向”的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总数是“十二五”期间的2.5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居全国高校前列;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和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3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功举办第二届“日知世界史奖”;新增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增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部级平台13个,牵头承建教育部“新时代东北教育新突破重大工程项目”——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相关重点研究方向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东亚文明研究院和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6篇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人才队伍水平整体提高。以育为主破解地域引才困局,实现人才队伍“质”“量”双升。国家级人才较“十二五”增长277%,其中青年人才占学校现有人才总数的47.5%;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实现零的突破并连年增加;“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累计入选17人,较“十二五”提高一倍以上;累计新增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8人次;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等优秀典型;师资队伍规模稳中略升,结构持续优化,校外学缘比例增至61.4%,博士学位教师占74.9%,45岁以下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87.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22个,实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学院(部)全覆盖。

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以学科为主体广泛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由3个增至6个,持续引进国际知名大学高水平专家助力“双一流”建设;首批通过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的学生数量和培养质量位列17所预科院校前列;出国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148%;服务国家“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牵头成立“中蒙大学联盟”,承担国家“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教育援外等项目27项;海外孔子学院打造“语言教学+科研合作”新模式,连续被评为“优秀孔院”和“最佳孔院”。

大学治理体系日臻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推动全校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与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在党的领导方面,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在重大决策方面,修订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院(部)党政联席会等系列议事规则,完善校院两级决策机制;在学术治理方面,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与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实施PI制改革,使学术治理体系从校院延伸至学科层面,形成“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在民主管理方面,出台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教代会代表听证和巡视制度,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办学支撑条件不断优化。对标“鲁班奖”质量标准,实施综合楼项目建设,高质量解决教学科研空间严重紧缺问题,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的空间保障;完成涉及教学保障、基础设施改善等177项修缮工程,极大满足了教育教学现代化、多样化需求,显著改善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后勤服务实行“一甲多乙”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有效提升了后勤保障质量;信息化公共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网上服务大厅”项目作为全国14个学校案例之一,入选教育部2018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文献资源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其中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建成亚洲馆藏最丰富的文献中心。

过去五年,学校顺利完成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机遇挑战

未来五年,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格局的变革重塑,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发展大势、找准发展定位、聚焦发展瓶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打好发展的主动仗。

1.宏观发展形势: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从国际大局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国际经济、政治、治理格局的深刻变化,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大国博弈等因素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教育、文化、科技领域合作交流受阻。然而,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机遇依然大于挑战。

从国内大局看,国内经济形势由高速增长进入换档、提质、增效新常态,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亟待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因此培养创新型教师在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也更加突出。

2.教育发展形势:面向国家、区域两大需求

从国家需求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教育报国增强引领;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五育并举”,吹响教育评价改革的号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绘制了新时代教育强国的蓝图;“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提供行动指南,推动科研成果扎根祖国大地;兴国必先强师,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师范大学带来难得机遇。

从区域需求看“四点一线一面”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实验,将教育融入东北振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央对东北教育事业的政策倾斜,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厚植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对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指示,为教育引领吉林全面、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

3.自身发展形势:统筹大学、学科两个一流

从学校层面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以学科为大学建设基础,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建设思路,着力破解以往资源投入中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为学校打破常规、重点突破、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竞争性资源比例大幅提高,地方财政投入差距加大,高校之间人才竞争加剧,学校面临地域吸引力、资源获取力、人才竞争力不足的巨大压力。

从学科层面看6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两文、三理、一工”的高峰学科布局,对拉动相关学科发展、优化学科结构体系、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挑战是6个高峰学科对标世界一流学科还存在差距;高原学科数量不足,学科发展不均衡;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亟待加快。

综上,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要求、与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殷切期待还有较大距离。究其原因,既有我们所处环境的外在因素,更有我们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

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双一流’建设全面提质增速,人的因素愈发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与‘双一流’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矛盾。”同时,传统知识型教育与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还不相适应,科研服务重大战略能力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学科结构布局与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还不相适应,资源获取能力与提质增效争创一流的强劲需求还不相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与开放引领、融合创新的教育变革趋势还不相适应等,这一系列瓶颈性问题还制约着学校前进的步伐。

“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立足学校实际,直面问题不足,以开拓创新促进高质量建设,以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奋力开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按照“三步走”的总体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扎实推进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重点实施十大“筑强工程”,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经过“三步走”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长远目标。“十三五”实现了第一步目标,“十四五”是向第二步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年,到2035年实现第二步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在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步入教育强国之际,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整体水平国内前列、国际知名;在基础研究创新突破、前沿问题协同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更有作为;教师教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成为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培养的摇篮、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人才汇聚中心和前沿研究重镇,形成服务引领教师终身学习的中国模式,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成功范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度和国际认可度大幅提升,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十四五”建设目标

按照学校“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继续坚持“一条主线、三维发展”,夯实办学基础,突出优势特色,基本建成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的一流师范大学。到2025年,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数量实现新突破,特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模式国内领先,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完善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服务体系、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规模目标:到2025年,在校生方面,基本稳定本科生规模,适度提升研究生规模,积极扩大留学生规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5000人左右,硕士生规模达到15000人,博士生规模达到30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1200人。继续教育方面,形成培养规模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教育规模。专任教师方面,逐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重点提升“双一流”建设学科教师规模,着力增加战略新兴学科教师规模,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900人,各学科领域教师比例更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要,外籍教师数量比“十三五”末期翻一番。学科专业方面,一级学科稳定在38个左右,本科招生专业优化稳定在60个左右。

结构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目标定位相匹配、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人才培养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空间布局结构。本科生与研究生、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双一流”建设学科教师占比不断提高,生师比稳步降低;在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和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服务学科优化布局和资源有效配置为重点,形成两校区统筹协调、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空间布局。

质量目标: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取得显著进展,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双一流”建设学科在优势学科方向上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新有优势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新兴交叉学科在特色方向上形成集聚优势,拉动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显著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队伍层次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社会贡献度和显示度不断增强,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

特色目标:到2025年,立足教师教育特色,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深刻转型,形成服务教师终身学习的东师品牌,成为“新师范”建设的重要引领者;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推动学科专业与学科前沿、国家需求、区域发展的结合更为紧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更为广泛和深入,形成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领域和方向;立足地缘区位特色,建成东北亚区域与国别研究的重要高地、引领东北振兴吉林振兴的重要引擎。

(三)发展策略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变量,推动质量变革;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思想变革;必须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发展需求,推动动力变革,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与时俱进谋发展、激发一流建设加速度的前进动力。

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要强化立德树人的质量观,持续践行“特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着力实现内力激活。特色发展是高度,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为着力点;协调发展是宽度,以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着力点;可持续发展是长度,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着力点。从学校、学院到学科,都要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聚焦师范大学主责主业,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改进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重点,实现“提高度、拓宽度、延长度”的立体式内涵发展。

激发一流建设加速度,就是要提升师范大学的教育力,找准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着力加大外力驱动。方向是坚守师范大学的立身之本,高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旗帜,坚持教师教育优先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同向同行;大小是建设“双一流”的动力引擎,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推进开放办学,全力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全方位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作用点是扭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决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以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撬动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任务

(一)打造一流教师教育

立足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主动服务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确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彰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模式,为我国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示范引领,基本建成国家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培养培育的示范基地、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端智库、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推进教师教育从国内一流向世界一流跨越。

1.服务国家教师教育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高质量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新时代“强师工程”,主动服务我国教师教育创新体系建设,为国家培养培训一批批“四有”好老师。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关注时代之需、面向未来教育发展,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卓越教师为核心使命,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深刻转型,形成服务教师终身学习的东师品牌,成为“新师范”建设的重要引领者。落实“优师计划”,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招收乐于从教、志在家乡教育事业的优秀公费师范生,面向公费师范生开展职后追踪服务,通过东师“前沿课堂”等优质资源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平台,持续助力其专业发展,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升贡献东师力量。

2.引领教师教育模式创新

全面推进卓越教师2.0计划,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创新型教师的新要求,深入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将创造力培养融入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建构贯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本硕一体化职前教育+职业跟踪指导+教育博士在职培养”的培养体系,完善职前职后、本硕博有机衔接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优化“3+1+2”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本科前“3年”以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为重点;大四“1年”以学科理解和体验性实践为重点;研究生“2年”以学科教育转化和研究性实践为重点,依托教师教育研究院开展书院制创新教师培养,有效落实“学科导师+教学导师+实践导师”协同指导的“三导师”制。发起成立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高校联盟,提档升级“U-G-S”模式,优化“理论+实践、学科+教育、职前+职后”有机融合的培养模式,全力打造优质化、国际化的教师教育示范基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书育人模式,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3.打造教师教育学科高峰

瞄准教师教育世界一流,重点加强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主干,以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等为支撑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培育教育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其他教师教育支撑学科力争全部进入国内同类学科的前20%。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大力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实现所有师范专业认证全覆盖、90%的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教师教育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创新示范引领优势,推动教师教育领域前沿交叉研究、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每年发布《中国教师发展报告》,打造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国家教师教育文献数据中心、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智库。

4.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发扬“长白山之路”精神,致力研究、破解基础教育领域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学校改进以及未来学校、高品质学校建设等改革创新做出积极贡献。深度参与基础教育行业标准研制和咨政建言工作,每年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把附属学校作为大学先进教育理念的试验田,努力发挥其“实验性、实践性、示范性”功能,实施“幼小初高大”一体化育人模式,深度促进学段衔接与学科融合。发挥附属学校“东师品牌”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教育合作学校规划布局,完善共建共管机制,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学,示范引领区域内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区域内教育质量的高位均衡优质发展。依托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等高水平师资培训平台,实施卓越教师、校(园)长领航工程,进一步彰显“国培计划”影响力,服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专栏1   教师教育强师工程

项目1

未来教育家长周期培养计划:

从“4+2”本硕一体化教育硕士中,每年选择80名左右的毕业生,为其配备1名大学教师和1名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进行持续的职后教师专业发展跟踪指导,适应个性化需要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方案,5年后从中选拔25名左右表现优异者返校攻读教育博士学位,为其成长为未来教育家奠定基础并拓宽道路。

项目2

“U-G-S”2.0模式升级计划:

实现“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U-G-S”)教师教育模式从1.0版向2.0版升级换代。定位升级,人才培养、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从服务转变为引领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理念升级,“理论+实践、学科+教育、职前+职后”有机融合,长周期培养未来教育家;基地升级,优化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布局,促进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发起成立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高校联盟,建立师范生海外研习营和世界名师联盟,不断提升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的均衡化、优质化和国际化水平;对象升级,从本科生拓展到研究生,并与教育博士培养相结合,实施本硕博贯通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在“U-G-S”实验区探索“政府推荐—大学培养—精准提升”的“订单式培养”教育博士模式,综合提升基地校的师资、教改、管理水平。

项目3

教师教育人才引育专项计划

建设教师教育人才特区,构建教师教育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一线实践专家“三维一体”、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引育机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力争“十四五”时期教师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增长50%;完善教师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充分体现教师教育学科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单设岗位限额、单独评聘与考核,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并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教师教育人才队伍。

(二)实施一流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引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交叉、多出路”的培养思路,全面实施“东北师范大学卓越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力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构建具有“东师特色、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卓越教师、学术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精英人才。

1.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教学与科研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教授全员讲授本科课制度,加大对教师教学绩效的激励力度。实行以人才培养成效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机制,全口径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基础性经费+竞争性经费+绩效性经费”的教学经费配置机制,切实保证教学经费的增长比例高于学校事业性经费的增长比例。全面激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内在动力,形成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和全校支持教学、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尊师重教局面。

2.优化“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培养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美育为特色,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全方位、一体化、多层次的育人体系,着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施基于养成的思政教育领航计划,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导学思政”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托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育人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竞赛活动和场地建设。以PI制为依托,实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导师发展”三位一体、以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机制,努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高水平教材、拔尖基地相互支撑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四新”,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实施学科专业自评和动态调整,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不断健全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生物技术、数字经济等紧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专业;打造东师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一流大学学科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十百千”课程建设计划,持续建设“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培育支持高水平教材建设,建设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和教材。构建“招生、培养与就业良性互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高效齐动”“社会、政府和高校有效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以“香港内地学生生态综合实习计划”等活动为基础,推动与港澳台高校的深度合作。成立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高质量发展网络教育,探索开展本科职业教育,参与职业继续教育,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3.构建以“创造的教育”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创造引领、分类培养”,分类推进创新型卓越教师、学术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精英人才三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型卓越教师以学科素养、教育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培养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师基本功培养,依托“U-G-S”2.0模式,实施学科与教育、理论与实践、职前与职后有机融合的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学术型拔尖人才突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基础学科本硕博贯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方式,深化以“探索—生成—创造”为核心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施书院制,围绕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型精英人才以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施本研一体化的“大学—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U-G-E”)培养模式,加速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具有师范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完善“全方位、多主体、发展性”评价体系

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出发,围绕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个主体,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根本标准,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优化“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由目标导向、过程监控、信息反馈等构成的闭环评价体系,形成教学工作持续改进的机制。以课程评价改革为核心,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强化导师责任,建立全过程全环节研究生质量管控体系,厚植学术文化。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计划,按要求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做好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形成主体多元、上下贯通、反馈有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5.健全“三向”“三化”结合的学生工作体系

坚持“育人取向,需求导向、实效指向”的价值追求,完善“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运行模式,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学在东师·成才报国”学风建设计划和“未来教育家”实践育人工程,构建新媒体引领矩阵,建设“社区文化长廊”,打造高质量日常教育体系;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服务创新为重点,构建“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管理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提升学生事务治理水平;实施高端就业市场建设战略,完善“四位一体”就业指导模式;加快构建资助育人品牌活动矩阵,进一步完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实施“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构建“五维并进”校园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加快名师工作室与精品项目建设,进一步凸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战斗力和品牌影响力。

专栏2   卓越育人强基工程

项目1

基于养成的思政教育领航计划:

严格落实学校领导讲授思政课、牵头建设思政课制度。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和教师教育研究院,探索具有东师特色的“养成型”思政教育新模式,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双向融入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支撑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加强“四史”“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课程教育。实施课程思政“七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即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党支部,形成一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智库,设立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探索推进“幼小初高大”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项目2

基于创造的教学模式改革计划:

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PI制实行人才培养的学科团队负责制,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和博士研究生全员助教制度,鼓励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进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问题导向、方法引领和过程育人,实现教学内容由“知识形态”向“问题形态”“方法形态”和“教育形态”的转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虚拟教研室建设。逐步实施教师全员终身培训制度。持续建设一批“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

项目3

基于融合的专业学位发展计划: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培育产教融合培养基地,试点探索实施“订单式培养”项目。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规格和奖助标准,增设企业行业冠名奖学金。优化教师结构,全面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校内外“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建立校内与校外导师“旋转门”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建立专业学位分委会制度,设置跨学院专业学位管理中心,培育增设若干专业博士学位类别,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稳健增长。

项目4

基于过程的培养质量保障计划:

优化本科大类招生,深化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改革,完善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方式;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顶层设计,构建学院主动、考生互动、校内外联动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切实提升生源质量。放宽本科生转专业和研究生转方向限制,试行主辅修必修制度和荣誉学位制度,积极推动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推进其它学科专业进行专业认证和第三方评估。建立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及督导责任体系;建立基于学生学业考核的分流淘汰机制。跨方向、跨学科组建个性化博士指导小组,设立促进导师发展的平台,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导师培训体系,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实行培养单位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制度,落实学院(部)质量保障主体责任。

(三)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坚持“强化优势、巩固支撑、突出特色、促进交叉”的学科发展策略,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重大问题攻关为引领,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关键,全面推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大力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优势学科巩固突破、传统学科优化升级、新兴学科蓄势提升,建成支撑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研究型学科层次水平。

1.全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实施“高峰学科强优计划”,重点建设6-8个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峰学科,实现一流建设(培育)学科的巩固、提升、再突破,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10个以上协同学科快速发展,带动提升学校整体建设水平。实施“高原学科促优计划”,着力建设所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构筑支撑高峰学科发展的学科高原,夯实师范大学培养创新型卓越教师的高水平学科支撑体系。实施“后发学科提质计划”,加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实现后发学科的调整、优化、再提高,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2.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坚持“厚实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布局新兴学科”原则,构建与社会发展需求关联度大、学科间集成度高、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学科专业结构。打造教师教育、文史哲、政经法、艺术、数理化、生命与环境、工程技术7大相互协同促进的学科群,实现文理工农艺等领域协调发展。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目标定位,按照学科性质分为侧重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学科和侧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科,进行分类建设。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以及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前瞻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两校区的学科专业布局,破解自由校区学科发展的空间约束,着力解决部分学科跨校区办学问题,实现净月校区学科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3.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加快推动前沿交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前沿交叉研究机构的治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人才引进、学术评价、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充分办学自主权,建立自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学术特区”,实现交叉学科的实体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聚焦重大基础理论、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开展校内外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有组织科研;实施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规划筹建基于前沿交叉的未来技术学院,构建跨学科交叉、跨校所联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

4.改革学科评价激励机制

按照“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原则,构建以学院(部)为评价单位、以学科为评价对象、以一流关键绩效为指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由单一科研成果评价到三维关键绩效评价、由评价个人学术业绩到评价团队学科绩效、由侧重现状评价到侧重增值评价的转变,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确立争创一流绩效的学科评价激励导向和体系,完善以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学科动态调整和资源动态配置机制,营造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

专栏 学科培优强体工程

项目1

高峰学科强优计划:

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重点培育教师教育、生命与环境2个一流培育学科领域,每个一级学科建成3个以上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方向,整体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项目2

高原学科促优计划:

巩固提升哲学、心理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应用经济学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建设水平,每个一级学科建成3个以上国内一流的学科方向,优势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力争全部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30%,为建设学科高峰构筑高原基础。

项目3

交叉学科创优计划:

依托前沿交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等交叉平台,围绕“数学+”“智能+”“教育+”领域,培育数学工程与技术、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脑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与化学制药、黑土区资源与生态、寒区环境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冰雪运动与文化、农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东北区域发展等领域战略布局前沿交叉学科增长点,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新突破。

(四)建设一流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体制与人事制度改革,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评价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用才留才,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彰显,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保持学术领军人才与青年人才数量稳定增长,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1.完善高端人才引育体系

聚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厚待重用现有人才,坚定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围绕学校实际需求和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增强人才引进精准性、人才培育科学性、人才服务针对性。实施“东师学者”人才培育支持工程,强化人才引育顶层设计,健全人才分类培育模式,培养造就一批担当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实施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创新完善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广泛延揽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汇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全面改革博士后管理制度,加快提升博士后人员规模和质量,做大做活师资补充蓄水池;启动后备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优+计划”),实施青年人才国内研修计划(“A+计划”),创新师资选拔与培养新举措,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外聘高级专家管理办法,持续扩大引才引智路径,不拘一格、充分发掘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和特色学科倾斜。

2.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创新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建立目标明确、质量导向、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进激发教师活力的聘用制度改革,科学规划编制岗位,合理配备学科队伍,优化编制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试行教师“准聘—长聘”制度,探索教师“双轨—并轨”聘用体系;完善学术带头人返聘制度,调整博士生导师退休制度,创设教师荣誉制度。健全激发成长潜力的职称评聘制度考核,完善以人才培养和学术质量贡献为核心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推进以专业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建立以服务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为核心的管理人员评价机制。深化激发奋进动力的考核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代表作评价,重视教师成长性评价,探索人才长周期评价,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和学科团队整体评价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合同规范管理,明确岗位考核目标,严格考核程序标准,坚持优进拙退,确保队伍质量。

3.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把师德表现作为在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工作中的首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推进考核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郑德荣式好老师”等典型选树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设计开发模块化、沉浸式、综合型的师德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优化师德失范问题查处机制,严肃整治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严查处违反师德师风行为,营造健康诚信的学术生态。统筹做好思想动态调研、青年教师文化沙龙和老教师荣休工作,引导教师树立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建好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持续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工作。

4.提升职员教辅队伍水平

以提质增效、人岗相适为原则,合理规划岗位设置,科学配置编制资源,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激励引导,有效发挥管理支撑作用。完善招聘补充渠道,建立多元聘任机制,试点部分岗位社会化聘用和市场化薪酬制度,提升人员补充质量。拓宽职业发展平台,畅通职业发展路径,加强在职培养与岗位交流,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益,形成一支素质精良、高效敬业的管理服务与技术支撑队伍。

5.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团结引领服务,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健全人才工作协同机制,加强业务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加大人才引育工作的激励和保障力度,实行人才引育经费“学校+学院+学科”的分担机制,提升人才凝聚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突出学院学科主体地位,将用人选才情况、人才发展情况、人才稳定情况和对人才服务质量列为基层单位考核重要内容,加大考核结果在队伍建设考核绩效、资源分配和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中的有效运用,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提升人才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加大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东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建设力度,以迈向卓越、示范引领为目标,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学术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服务支撑体系。严格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结合我校财力情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重点向教师和科研人员倾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专栏 高端引育强才工程

项目1

“东师学者”人才培育计划: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衔接国家人才工程,围绕重点学科、优先领域和前沿方向,重点选拔与支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学术领先、带动学科跨越发展的学术领军人才和有重大创新前景、发展潜力、提升学校未来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分类实施培育,设置讲席教授、特聘教授、英才教授和青年学者4个层次6个类别的人才聘用岗位;明确目标导向,构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发展评价机制。

项目2

高端人才引进“百人计划”

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对标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项目,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教师聘任学术标准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计划用5-10年时间,引进和汇聚100位左右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项目3

博士后创新人才蓄力计划:

聚焦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改革博士后岗位设置与资助体系,提高薪酬待遇,加大保障激励,畅通职业通道,改革评价导向,灵活聘用模式,增强博士后队伍吸引力,经过5年左右努力,博士后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有效支撑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4

后备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计划

聚焦“双一流”建设的人才需求,依托学院、学科或导师与国内外顶尖大学或一流学者团队的合作项目,遴选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赴合作单位进行博士后定向培养,探索人才引育“内生”与“外培”有效结合机制,立足长远培育和储备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后备力量。

项目5

青年人才国内研修计划(A+计划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围绕学科建设的人才需求,扩大青年教师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研修的规模并加大支持力度,每年定期遴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A类学科或国家级科研院所,开展为期1-2年的访学研修,提高学术水平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五)强化一流创新服务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四个面向”使命定位,突出政治引领,对接东北振兴发展需要,完善科研组织机制,涵育优良学术生态,坚持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协同攻关和目标管理,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1.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按照“强基础、促交叉、推应用、续传统、育平台”的科研工作思路,持续深化科研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坚持“破唯”与“增维”并举,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组建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战略咨询委员会,制定科研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凝练若干有特色、有前景的重大研究选题。深化交叉研究机制,推动“文理工艺”多维度深层次融合,在教师教育、智能教育、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等领域布局一批集成创新项目。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统筹学科建设经费和科研经费使用,加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和围绕重大问题攻关的特殊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强化科技安全意识,推动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推进科研诚信建设,营造求真务实、潜心治学、勇攀高峰的科研创新环境。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学科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科研战略顶层设计,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学术链条。巩固和提升基础研究优势,提高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学科科研贡献份额,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加强基础研究,优先支持传统优势基础学科开展学科前沿和基本问题研究,保持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教育、世界古典史、东亚史、数理统计等学科方向的前沿地位,推进中(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物学等传统学科基础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应用研究,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作为应用型科研的主战场,推进边疆问题、区域经济、民族宗教、东北黑土区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双碳”目标、海量遥感数据、固态电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遗传育种等主要应用研究领域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主题。加大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和从实验室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平台,培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化需求和经济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3.加强高端平台建设

完善科研平台布局,强化平台资源配置,建立平台保障机制。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汇聚一批高端人才,力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立足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交叉融合,建设一批综合性、跨学科实践的文科研究基地和文科实验室。加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启动大型社会调研,建设若干应用型数据中心,着力解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决策的能力。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制定加强学术期刊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期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期刊建设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期刊和教学研究期刊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有效支撑“双一流”建设。

4.完善科研培育体系

聚焦“四个面向”,依托战略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立足长远凝练重大学术问题,构建支持“原始创新”“集成突破”“军民融合”“优秀成果”的四大培育体系。支持以问题为导向组建团队,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加快科研领军人才培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年经费比例,实施以任务制和目标制为基础的整体性、长期性人才培育机制。自主培育一批重大项目选题,加大高水平成果资助,预研培育与后期资助相结合,培育和生成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提高自主创新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能力。

5.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主动服务国家“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战略布局。制定《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深入推进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酶法降解人参系列产品”“松嫩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小冰麦种植推广”等规划项目研究。重点启动“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应用数学交叉研究”“冰雪冬奥科技”“教育创新示范”“东北全面全方位研究”等七大专项计划,推进与吉林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地的产学研合作,全方位服务吉林振兴发展。依托深圳研究院,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加强与深圳教育科研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学校“双一流”与深圳“双区”建设紧密对接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输血”助“造血”的援建目标和“智力帮扶”的援建主线,精准教育、科技、人才帮扶,助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为省域县域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6.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依托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在出土文献整理、中华文明制度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方向,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传承力作。推动文史传艺等学科协同开展东北抗联史料挖掘、整理研究与文创工作,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联精神。立足东北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推进满文辞书史研究,组织新编《满汉大辞典》。加强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发掘整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族舞蹈、民间工艺、东北民歌、吉剧等地方传统特色民族民俗和艺术资源,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推进数字民族民俗博物馆建设。加强音体美传文协同创新,持续提升“东师舞蹈”“冰雪运动”等传统品牌影响力,深度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活动,推出社会主义文艺精品力作。加强文化传承平台培育建设,发掘校史红色基因,办好“东北大讲堂”品牌论坛,力争新增2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专栏5   创新服务强质工程

项目1

协同创新提质计划:

围绕国家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学科前沿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东亚问题、农村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环境生态、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设立10-20个重大科研项目,提高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急难险重攻关任务的能力。

项目2

创新平台提质计划:

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在高端人才、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重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特种功能材料与未来技术、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应用数学、冰雪运动等领域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教育、东亚问题等领域建设有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力争进入国家智库行列。探索文科实验室建设机制,在价值观教育、教育干预、智能教育、民族语言等领域培育一批文科实验室,力争进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行列。

项目3

产业服务提质计划: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推进应用成果转化,形成创新链。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汽车工程、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智能教育、数字经济、应用数学与大数据等地方支柱产业及领域,培育和推广具有重大产业化需求和经济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重点推动东北振兴三项之一的“固态电池协同创新项目”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四、改革任务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学校党的建设水平,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筹备召开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统筹谋划学校未来发展。落实一线规则,健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调研、为学生讲授思政课、联系学生等制度。扎实推进学校党委决策事项督察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以党史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四史”学习教育,将“四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校院两级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拓展、深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学校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着力推进学校各级官方宣传平台的融通融合,巩固和扩大学校官方媒体矩阵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3.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东师校本文化资源为主要建设内容,以传承红色文化、浓厚学术文化、弘扬师德文化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府品位。溯源建校历史,加强校史校情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积极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和“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建设精神文化高地。继承和发扬学校“两代师表一起抓”的光荣传统,讲好东师故事,引导师生共同树立以德施教的理念。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东师校史文化中的德育要素,持续举办“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我心中的好导师”等活动,引导学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持续打造《远方有你》等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大学自然博物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作用,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实施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计划,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完善学院(部)议事决策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双创”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计划,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后备队伍培育,将党支部与学科方向团队有机结合,促进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施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质量提升计划,加强校院两级党校建设,强化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计划,选强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优化党建工作队伍结构,提升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5.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选拔任用体系,修订中层干部、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细则,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计划,着眼长远培养一批年轻干部,重点加强校级和处级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干部深入基层和乡村振兴一线挂职锻炼,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完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首要任务。完善干部管理体系,加强考核与监督,强化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

6.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贯通融合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强化职能监督,推动二级纪检机构做实基层监督,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完善巡察监督制度体系和成果运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巡察与其他监督的统筹衔接制度和协调作用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各种监督有效贯通的巡察格局。

7.汇聚各方智慧力量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调动党政、群团等各方积极性,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搭建层次合理、分布均衡、衔接有序的党外人才梯队,形成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共青团的政治引领,更好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团员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离退休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关工委作用,为老干部、老同志老有所为搭建平台。推进工会、妇委会工作创新,不断夯实教代会民主政治建设。落实落细党的群众工作政策,提升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专栏6   一流党建筑力工程

项目1

东师党建领导力提升计划:

通过实施组织强基、制度护航、队伍提质、载体求效,建设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跨年级整合以及支部建在学科方向团队上等方式建立党支部;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党支部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学院(部)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开展党建制度落实督导检查,并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设立党建研究项目,定期举办党建研讨会,提升党建理论研究能力;研发设计精品红色教学项目,打造精品专题课程。

项目2

东师精神文化力厚植计划:

以传承红色文化、浓厚学术文化、弘扬师德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东师校本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溯源建校历史,通过拍摄“光辉东师”早期历史宣传片、出版制作校史题材书籍、制作“文蕴东师”系列微视频等,深入挖掘老东大时期先进事迹。开展“重走迁校路,重温建校史”等活动,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激发师生爱校荣校之情。传承和发扬东师治学精神,做好学科学术发展史梳理和总结,实施“学术名人档案建设计划”等,挖掘和弘扬我校老一辈杰出学者的治学精神。建设郑德荣精神永久载体,传承和弘扬郑德荣精神。

项目3

东师融媒辐射力增强计划:

整合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利用新媒体及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建设“中央厨房”式融媒体中心,建立“策采编发评”全流程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加强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和校园新闻网及全校二级单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统筹全校宣传资源,不断进行内容与形式创新,建立网上网下互动、内宣外宣联动的宣传矩阵,形成全校共享、全员参与、全领域覆盖的立体式宣传格局,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二)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以大学章程确定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内部治理架构为依据,深入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强化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适应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持续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法治校园建设,推动法治视野下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修订《东北师范大学章程》,以章程为核心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现代化的学校制度框架,推动校内规章制度更新制度化、常态化;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校务、院务公开制度,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强化依法决策的执行与监督;健全学术治理体系,完善《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章程》,充分体现学科带头人学术决策作用;推动学校专项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专项组织的规划、评价、监督和咨询作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健全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以知法用法为重点,强化学生和教师的宪法学习、法治思维的宣传教育,培育校园法治文化。

2.健全三级治理体系

探索构建“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学校层面: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事前规划引导、事中事后监管,实行绩效考核评价和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治学作用;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院层面:完善由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授委员会,明晰党政联席会和教授委员会的行政与治学职责分工,统筹负责学院发展规划、教学改革、科研协同、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推动学院整体发展。学科层面:实行权责统一的一级学科(交叉学科)和二级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负责制,自主负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逐步推行按学科配置编制岗位、生源指标、经费设备等办学资源制度,完善学校、学院、学科资源分担机制,以主体性激发学科谋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深化管理机构改革,推动机关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规划、指导、监管等深层次服务,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按照“管办评”分离、管理与服务相对分离的原则,重新梳理部门职能定位、明确工作分工,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优化岗位编制。完善内控机制,围绕重点业务和关键领域,建立规则内嵌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加快推进财务、资产、招采、合同、人事等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的融合共享。

4.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全方位加强省校、市校共建,提升服务国家区域战略需求能力。建立理事会制度,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调动多方力量与资源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合作,依托“U-G-S”“U-G-E”模式广泛开展协同育人。完善联系和服务校友机制,积极发挥校友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引入第三方同行评价,构建社会高端智力资源参与学校治理机制,对学校各项事业特别是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进行定期评估,健全评估反馈与质量改进机制。

专栏7   治理体系筑效工程

项目1

机构编制管理增效计划:

组织开展新一轮机构编制核定工作。研究制定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岗位职责配备的工作程序,优化调整学校内设机构布局,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建立运转顺畅、协同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

项目2

学科治理能力增效计划:

在两轮PI制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面向全校所有学科推行PI制,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厘清学校、学院、学科三级权责清单,推动办学重心向学科下移,实现PI责权利的统一,形成“学校规划监管、学院统筹推进、学科自主发展”的三级治理体系。

项目3

教育评价体系增效计划:

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重要要求,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深化学科内涵发展、突出师范特色为主线,以改进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重点,加快构建符合师范院校实际、凸显教师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建立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注重履责绩效和实际贡献的教职工聘期评价制度。

(三)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实行“学科主体、学院促进、学校保障”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新机制,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深度融入“四点一线一面”教育发展空间布局,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完善全球化师资引育机制,优化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提升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全面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格局,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式发展。

1.深化国际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为依托,统筹推进全校对外开放工作,编制国际化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东北师范大学对外开放工作实施意见》,确保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安全有序。以国家需求和“双一流”建设为导向,构建学科国际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国际化资源竞争与激励机制,激励学院、学科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实质性合作,逐步形成各学院和各学科广泛深入参与的大外事工作格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推动与国内外国际化程度较高大学和学科建立有效的“在地国际化”交流机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国际化协作发展新模式。

2.构筑全球化科研合作网络

充分利用国家的国际科技交流机制,汇集创新要素与优势资源,搭建深入而可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立足长远规划做好前期培育,力争在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论坛(吉林)和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载体优势,推动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创新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开拓并深化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芬兰、加拿大等科教强国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合作建立国际科技研发中心。积极支持学校骨干教师与海外知名学者联合申报科研合作项目,合作开展学科领域研究。

3.完善全球化师资引育体系

打造一流国际智识高地,扩大外籍教师规模,提升质量。通过建设多元化的引智项目,加大引智奖励支持,完善引智管理机制和提升引智服务水平等举措,力争外籍教师数量比“十三五”末期翻一番,优化学科国际师资布局。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重点科研平台作用,引进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创新外籍教师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与合作研究等智力引进模式,遴选优秀外籍教师纳入学校专任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出国(境)科研交流与合作、研修和培训支持保障体系,鼓励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组织举办“教师教育国际学术论坛”“全球基础教育论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第19届国际发光会议”“价值观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等国际学术活动,构建国际科研交流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4.优化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

实施“优秀学生赴外拓展计划”,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巩固与日本、韩国、欧美高校现有合作项目,加强与俄罗斯、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荷兰、芬兰等国家知名高校的学生交流,拓展海外研习基地建设,完善学分互认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资助体系,将学生参与国(境)外学习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实施“留学东师优质发展计划”,拓宽国际学生招生渠道,提升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学历留学生在全校国际学生总数中占比超过50%;完善培养体系,推进各学院(部)国际课程建设,实现由规模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与日本、韩国、蒙古及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汉语言等专业国际学生的规模化培养。发挥学校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优势,打造“留学东师”品牌。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聚焦高水平、高契合度的合作伙伴,启动新的合作办学项目。

5.提升服务国家外交贡献力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建设与全球治理项目,提升学校的国际话语权、显示度和影响力。发挥学校牵头的中蒙大学联盟作用,深度参与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等国际组织,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加强教育援外基地、孔子学院布局与建设,增设1-2所孔子学院,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等机构的培训水平和交流功能,更好服务于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专栏8   国际交流筑优工程

项目1

优秀师资海外引育计划: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需要,依托学校人才引育计划,积极构建海外人才招聘网络,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完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大规模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一流学科留学,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项目2

优秀学生赴外拓展计划:

紧密围绕创新型卓越教师、学术型拔尖人才和应用型精英人才三类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和资助力度,丰富项目形式,优化项目结构,提升项目层次,将学生国(境)外学习经历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重点开拓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习交流和实习实践项目。

项目3

留学东师发展计划:

发挥预科教育优势,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推进国际学生的趋同化培养与管理,实现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完善国际学生奖、助学金支持体系,加大校园环境和住宿条件方面的投入,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服务团队水平,激发学院和学科培养国际学生积极性。

(四)推动智能教育创新

聚焦智能时代教育发展趋势,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办学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学校各项事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新教学”“新学术”“新管理”“新服务”的“智慧东师”新格局,助推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提升教育教学智能化水平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以“教”的变革带动“学”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的革命”。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提升师生在开放环境和终身学习背景下开展“教学研”的能力。搭建未来智慧教育、在线教学资源运行与监控平台,建设虚拟教研室,引导教师开展网络协作学习、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设立“学在东师”自主学习空间,实现“一人一空间”和“一课多师”,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探索“数据推动、基于实证”的五育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业预警和课堂质量评价等,支持过程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

2.加强校务数据治理与应用

加强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统一规划、一体建构、整体推进、分工负责”的数据治理机制,实现数据“存、管、算、用”和数据安全的统筹规划与建设。实施“校务数据治理专项计划”,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形成数据溯源图谱,实现“人财物”数据的集中存储、一数一源及充分共享。实施“东师智慧大脑”工程,深化数据应用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推动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和个性服务。

3.深化智能化教育管理服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总体设计,以信息化支撑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大平台、微应用”和强化统筹管理,构建形成适应智能时代和复杂组织机构的东师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实现信息系统优化整合,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深入开展服务治理和业务流程优化,持续推进“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的网上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办事体验。开展资源利用的绩效分析,优化教学资源库、科研数据库、高性能计算建设,提高学科服务能力。探索物联网应用场景,提高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放管服”“管办评分离”和“内部控制”,初步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与监测体系。

4.服务未来智能教育新业态

抢占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机遇,加强智能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推动“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引领智能化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开发或参与在线学习教育平台、数字化特色课程等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引领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

专栏9   智能教育工程

项目1

“学在东师”平台建设计划:

加快建设“学在东师”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全面支持线上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学在东师”平台将建设成为集注册、选课、教学、学习、资源、考试、评价、反馈和管理服务等教学全过程的综合性智能化平台,可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需求,可以支持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智能化学习特点,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

项目2

高性能计算新平台建设计划:

紧密结合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研需要,以“租建并行”的方式,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建设具备一流水准的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全校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高度共享和有效保障,实现对各学科计算的深度支撑和服务。

项目3

校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计划:

探索实施“统一规划、一体建构、整体推进、分工负责”的校务数据治理机制,形成适应现代大学复杂组织机构的东师数字化建设新模式,从根本上破解数据管理系统长期分散建设带来的数据治理难题,建设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重点打造校务数据快速准确统计、可视化分析展示、决策支持、风险预测等能力,成为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有力支撑。

(五)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坚持“服务至上、实效为先”的工作理念,以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师生多元化需求为牵引,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开放共享机制,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校园人文关怀,着力建设更加美丽、和谐、平安、智慧、绿色的幸福校园,为师生员工提供一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1.增强财政支撑保障能力

不断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拓宽社会筹资渠道,不断增强经费获取能力,特别是竞争性经费的获取能力。进一步深化省部共建、市校共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依托办学优势,加强与吉林省、深圳市等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的战略合作,加大成果转化、社会捐赠、服务基础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的开源力度。加强学校预算统筹,优化各类资源配置,量入为出,保证重点。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推进成本核算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过程和效果的审计监督。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推进部门间财务信息互联共享,不断增强学校财政保障能力。

2.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构建“科学配置、使用高效、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学校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使用的效益性,加强资源调配共享。完善资产验收、登记、使用、绩效、处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深化公用房管理改革,实现各类用房的科学配置和高效使用。加强无形资产统筹管理及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专项管理制度,提高无形资产使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推进资产管理数据平台建设。深化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彻底完成企业清理关闭和脱钩剥离任务,将保留管理企业纳入统一监管平台,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完善审计监督制度体系

加强学校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与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体系。坚持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确保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的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审计监督效能明显提升,突出防治并重,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解决问题、推进完善制度机制的闭环管理,促使审计结果运用的贯通机制更为有效。促进审计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4.提升后勤管理服务质量

推进以“社会化改革、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为原则的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支撑教学科研和服务师生的能力。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序扩大服务外包项目比重,健全后勤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过程监管制度和安全防控体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推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降低办学成本,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校园。加快推进智能化平台、信息化产品、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推动后勤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数字三维虚拟校园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识别系统,建设全面感知、智能协同的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5.科学规划拓展办学空间

充分盘活空间存量,坚持以事业发展规划引领校园空间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结构、基本办学规模等发展需要,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校园规划,全面梳理校园基本建设数据和空间资源,以净月实验校迁出为契机,优化两校区空间布局,开展本部校区博士生公寓、净月校区学生宿舍、美育中心等基本建设项目,纾解办学空间紧张压力。积极拓展空间增量,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深圳研究院、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国际影都等办学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6.构建校园安全管理格局

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学校发展和师生安全需要,扎实推动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安全责任体系,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预警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高校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预警和管控制度,实现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闭环管理。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范体系,积极构建校园政保、消防、治安、交通和周边秩序等多维一体智能化管理格局。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化学品的监管,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置。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网站和应用系统备案管理。

7.提高采购招标工作质量

深入落实“放管服”要求,构建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采购招标管控体系。完善学校采购制度,进一步简化科研仪器设备尤其是科研急需设备、耗材的采购流程。健全采购监管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管理。紧跟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步伐,构建“互联网+”的政府采购管理新模式,推进采购工作全周期信息化转型,保证规范、透明、便捷、高效。

8.积极拓展校友资源网络

创新校友工作机制,构建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和校友网络。加强基层校友组织建设,完成省会城市校友会布局,逐步推进境外、海外校友会发展。深入开展地方校友会“3+X”工作模式,推进校友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活力。加强校友联系与服务,加强数字化建设,构建服务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培育特色鲜明的东师校友文化,全面促进学校的建设与校友的发展。

9.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全面加快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建立以“学习、学术、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智慧图书馆,打造一流的资源信息中心、自主学习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学科情报中心。加强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档案馆,健全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和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自然博物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和服务文化传承的能力。

10.全面推进健康校园建设

坚持把师生健康摆在重要位置,改善医疗保健条件,加快构建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为师生和社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优势,积极组建师生体育俱乐部,高效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公共体育活动,不断提升师生身体素质。加强健康教育,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师生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专栏10   办学保障筑升工程

项目1

公共资源共享升级计划:

按照“需求导向、多元共建、智能共享、效能管理”的原则,构建教室、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围绕学校、学院、学科构建多层级、跨机构的公共资源集成管理模式,推动公共资源有效供给,破解公共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项目2

校园空间优化升级计划:

以“满足刚性需求、服务长远发展、建设美好校园”为原则,依托专业机构,设计编制校园空间规划,全面梳理和完善校园基本建设数据和空间资源,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基本办学规模等发展需要,优化两校区空间布局,突出校区功能特色,着力建设“底蕴深厚、文化浓郁、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校园。

项目3

智慧学习空间升级计划:

打造“人人乐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自助开放”的智慧学习生活环境;建设“智慧图书馆”,部署“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围绕资源流、情报流、服务流构建智慧图书馆生态;打造“智慧实验室”,建设涵盖教学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监测、安全预警、开放预约、信息发布、人机互动等在内的智慧平台。

项目4

学生社区管理升级计划:

以学生宿舍园区为主要阵地,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成长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设置“党员之家”“学习空间”“谈心谈话室”“特护学生室”“美育空间”“生活服务支持中心”等,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推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五、组织实施

《东北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学校“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蓝图,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的指导、督促、检查、协调等工作。加强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督促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负责与各部门、各学院联动协作机制,定期研讨规划进展情况,就存在问题和推进思路向领导小组汇报。学院(部)党政联席会对本单位“十四五”规划实施负有主体责任,负责拟订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关键发展指标并组织实施。

(二)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由学校总体规划、部分领域专项规划、机关部门任务清单、学院(部)发展规划共同组成的规划体系。将学校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关键指标落实到各部门、各学院(部)工作规划体系中,加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部门清单、学院(部)规划的有机衔接,形成规划合力。做好规划项目的支撑保障,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的政策配套与工作协同,保障学校经费、空间、人力等重点资源向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汇聚。

(三)健全实施机制

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规划实施体系,与年度工作要点相结合、与资源配置相结合、与部门及干部考核相结合。做好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工作举措、进度和责任主体,将主要任务和关键绩效指标分解至学校和各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追踪指导与监督,将关键绩效指标落实情况作为配置办学资源及考核部门与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实施调整机制,根据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及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优化。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十四五”时期,东师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着“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进发,书写新时代东师人自强不息、矢志创业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